一、定義與位置
光學顯微鏡的孔徑光闌與視場光闌
①孔徑光闌:是指在光學系統中,限制軸上物點成像光束立體角的光闌。它通常位于物鏡的后焦平面或附近,其大小和位置決定了進入光學系統的光通量以及成像的分辨率和對比度等。
②視場光闌:是限制成像景物范圍的光闌。一般位于目鏡的前焦平面上,它決定了通過顯微鏡所能觀察到的物平面上的范圍大小。
二、作用
①孔徑光闌:主要作用是控制進入光學系統的光能量,調節像面的亮度和對比度。孔徑光闌越小,進入系統的光線越少,像面亮度越低,但成像的景深會增加,對比度可能會提高;反之,孔徑光闌越大,進入系統的光線越多,像面亮度越高,但景深會減小,可能會降低成像的對比度和分辨率。
②視場光闌:用于限制觀察的視野范圍,決定了能夠在目鏡中看到的物像的大小和區域。視場光闌越大,能夠觀察到的物像范圍越廣,但像的邊緣部分可能會出現亮度不均勻或像質下降的情況;視場光闌越小,觀察到的物像范圍越小,但在視場中心區域的成像質量相對較好。
正置河南金相顯微鏡的孔徑光闌與視場光闌
三、對成像質量的影響
①孔徑光闌:對成像的分辨率、對比度和景深有直接影響。適當調節孔徑光闌大小,可以在分辨率、對比度和景深之間取得平衡,以獲得更佳的成像效果。如果孔徑光闌過大,可能會導致像差和色差增加,降低成像質量;如果孔徑光闌過小,雖然可以提高景深和對比度,但會犧牲分辨率和亮度。
②視場光闌:主要影響觀察的視野范圍和視場邊緣的成像質量。合理選擇視場光闌大小,可以使觀察到的物像完整且清晰,避免出現邊緣模糊或變形等問題。如果視場光闌過大,超出了光學系統的校正能力范圍,可能會導致視場邊緣的像差增大,成像質量下降;如果視場光闌過小,則無法觀察到完整的物像,影響對物體全貌的觀察。
四、調節方式
①孔徑光闌:通常可以通過顯微鏡的孔徑光闌調節旋鈕進行調節,其大小的改變會影響到整個成像系統的光強分布和成像性能。
②視場光闌:一般通過視場光闌調節環或撥桿來調節其大小,以適應不同的觀察需求和樣品尺寸。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型號的光學顯微鏡可能具有不同的調整方法和步驟,因此在調整孔徑光闌和視場光闌之前,建議參考使用說明書或咨詢相關的技術人員。
如果您選購的是匯光科技的光學顯微鏡,那就方便許多,請直接跟我們聯系,可以馬上解決您的問題!